【受訓地點】:馬來西亞 (2013.09.16~20吉隆坡)
【主講講師】:Jean-Michel Benezet(法國籍FIFA技術顧問)
Dr. Zakaria Labsy(法國)
Dr. Claire(法國)
【助理講師】:陳曉明(香港)
Frank Nuttle (蘇格蘭)
Mark Jones(澳洲)
Dr. Pradip Butta(印度)
【受課學員】:謝廷凱(中華女足體能教練)共同分享
課程主題
<如何透過小型比賽完成可以融合各種要素的體能訓練課>
◎【足球員體能準備】
現今足球員的運動表現為何會優於20年前的足球員,原因在於科學的介入。
Q&A
何謂足球體能的準備 ?
A: 研擬訓練計畫、提供營養策略、如何利用休息與恢復手段等。
足球體能準備需要做的是哪些 ?
A::一般性訓練、專項訓練、球場訓練、體能檢測等。
足球員需要的體能是甚麼 ?
A: 爆發力、有氧動力、無氧能力等。
期待足球員的運動表現為 ?
A::高速奔跑能力、衝刺能力、折返能力、後退移動能力等。
◎【足球體能教練的角色】
知識–了解能量系統原則
足球體能教練需要具備那些條件:
1.有充足的專業體能知識。
2.快速應變與適應能力。
3.能將困難的練習轉成趣味化。
4.利用知識與資料解說啟發球員。
5.視個別球員狀態,利用生化檢測,了解球員是否過度訓練。
6.了解如何實施運動傷害預防訓練。
7.了解周期訓練的重點。
【足球體能準備流程圖】
◎【高水準足球員體能特質】
耐力
速度
【各運動強度所對應之速度與心率】
耐力與整合性體能訓練
藉由小型比賽能夠訓練球員實施技、戰術能力,提升最大攝氧量。小型比賽顧名思義,是較少的人數和較小的場地,且依不同的需求設定不同的比賽規則。
(3對3)、(5對5)、(6對6)的小型比賽讓球員在85%最大心率的強度下運動,可有效的提升有氧能力。
◎【量化體能訓練】
將訓練轉化成數字,透過計算和評估各種訓練變項來設計體能訓練。
訓練變項:頻率、時間、強度。
生理因素:心率、血乳酸濃度等。
心理因素:疲勞自覺量表、痠痛自覺量表。
目標運動計算心率,可決定訓練的強度:
最大心率 =(220 - 年齡)。
保留心率 = (最大心率 – 休息心率)。
目標心率 = (休息心率 + 保留心率 x 最大有氧速度百分比 )。
◎【小型比賽的演練案例】
主題:有氧能力 ( 2對4 )的訓練
熱身: 10 min
組織: 6個球員一組,分成兩組10x
流程::4個球員在外圍四周傳接球,在方格內2位球員作防守,外圍持球者須以兩觸球傳送,在內防守方攔截或搶到球,將與外圍相互替換位置。
重點:持球球員須抬頭觀察三點,利用移動中傳球從兩防守者中間穿越傳球,並且傳球要特別精準;防守方要集中注意力,預測移動中快速執行。
變化:增加或減少觸球數。(4對3)
每次訓練:5分鐘 (含替換人)
間歇休息:1~2分鐘
重複次數:3~4循環
動態休息:繼續走動(或慢跑)
中華足協技術總監 鐘劍武 整理